裂,恰好裂出了四块厚薄一致,宽宽的板子。
板子横截面十分光洁整齐,可见精灵刻刀的锋利度。
赵传薪将板子边缘裁切整齐,嘴里叼着钉子,拿出铁锤叫人扶着,铛铛铛一顿敲,瞬间做出个又宽又长的桌面。
赵传薪将锤子随手抛给车和札:“叫人钉桌腿,摆好桌子,准备开始交易。”
众人看的瞠目结舌。
这是怎么办到的?
简直匪夷所思。
怪不得赵传薪什么都不拿,却成竹在胸。
原来真的是只带着人就行。
人多好办事,大家一起动手,不但将桌子支起来,还钉了几个小木板凳。
赵传薪取出笔墨纸砚,印泥。
现场给丽贝卡·莱维雕刻了会计所的铜印。
又叫来笔帖式杨桑阿,问他:“之前税是怎么收的?按牲口头数,还是按斤数?”
杨桑阿毕恭毕敬:“回知府,既不按头,也不按斤,俺银两算。牲畜交易税,每两银子税3分;毛皮税,每两银子税3分6厘……”
赵传薪一听,有点意思。
这种收税方式很合理啊。
不管你们交易多少头多少斤多少张皮子,就只按总交易额来算,十分精确。
他想了想又问:“火耗怎么算?”
毕竟交易不光是银元和银锭,也是有碎银的。
“按惯例,火耗归功。”杨桑阿说。
雍正还是有两下子的。
一手火耗归公,算是为百姓干了件好事。
旁边的丽贝卡·莱维也是硬着头皮听。
她没干过这事。
赵传薪也没干过。
但是总有干过的,比如眼前的笔帖式杨桑阿。
赵传薪仔细的问,杨桑阿丝毫不敢怠慢的作答。
而丽贝卡·莱维则认真的听和记,拿着自来水笔刷刷刷的用英文记录,因为比起汉文她更擅长英文。
在场除了牲畜和毛皮交易,还有百姓的米油盐姜醋茶烟酒等日用货物。
除了牲畜和毛皮外,都是小宗交易,交易额稍大的交税,小的则不交,没有固定的规矩。
搞清楚这些后,赵传薪告诉五个总管:“派人去百姓间奔走昭告,现在开始交易,交易的人都过来登记交税。”
虽然是草台班子,但人多好办事。
众人骑马在众多蒙古包间奔走。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