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见深对待李东阳的态度是杨轩没有想到的。
在杨轩暗中观察了几次朱见深和李东阳相处的过程之后,他反而倍感欣慰。
在巨大的劣势之下,朱见深并没有放弃,反而在不断寻找机会。
自己刚把李东阳安排到他身边,他就抓住了机会。
作为一个皇帝,是不能被自己的情绪支配的。
朱见深没有因为杨轩的原因去迁怒李东阳,这很好。
同时,朱见深也很懂得隐忍。
他很清楚,现在的自己无论如何也不可能是杨轩的对手。
一面和杨轩虚与委蛇,稳住杨轩,一面暗中发现自己的实力这才是最正确的。
在失去了于谦这个依靠之后,朱见深也在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
就暂时来说,杨轩并不打算再做什么,先让朱见深得意一会儿,他还有一招在等着朱见深呢!
不过当前杨轩的精力主要还是放在怎么合情合理的将于谦放出来这件事上。
明面上,他还是要做出誓杀于谦的态度。
前面他就让人搜集于谦的罪证。
几天过去,杨轩再次问询的时候,得到的答案却是找不到于谦的罪证。
也是,以于谦的为人和品行,怎么可能找到罪证呢?
这点杨轩是很清楚的。
朝中有人之前可能也不会信,但是现实会告诉他们,于谦就是这样的人。
他连冰敬炭敬都不会收,想给他安一个受贿的罪名都不可能。
之前若不是杨轩的劝说,于谦可是连皇帝赏赐的钱财和宅子都不收的人。
他的道德标准很高,高到让很多同僚恨之入骨。
因为那些人已经堕落了,于谦的存在就好像是时时刻刻的提醒他们,他们是多么的不堪。
找不出于谦的罪证,杨轩自然是要表现出‘愤怒’的。
他让人无论如何也要找出于谦的罪证,并且暗示需要的时候可以用赵构,秦桧杀岳飞的办法。
也就是莫须有。
杨轩的态度也是让人看出了他要杀于谦的决心。
另一边,民间的舆情也在不断发酵。
随着时间的流逝,朝廷要杀于谦的消息越传越广。
百姓自然是不会同意的,尤其是以前受过于谦恩惠的百姓,更是想要进京为他们的于大人伸冤。
官府不给开路引,他们就顶着大诰进京。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