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者虽然名声不彰,但能教出四个治家严谨的女儿来!
至于后者?
能在丧夫之后,一边顶着大宋朝对女户的歧视性税收与压迫,一边把四岁的欧阳修培养成才,能是什么等闲之辈?
须知,这可是范仲淹的母亲朱氏,也未能做到的!
那位韩国太夫人,却靠着自己的意志,做到了这一点,甚至在史书上留下了‘画荻教子’的典故,于是位列四大贤母之一。
而仁寿郡夫人薛氏,闺阁中得母亲亲教,出嫁后又在韩国太夫人手把手的教导下,学习如何治家、理财。
数十年来,只闻其贤名,不闻其非。
几乎所有见过她的人,都齐声称赞。
单单就这一份能耐,当代几人能及?
向太后听着赵煦的赞美,微笑着点头:“六哥所言甚是……”
“当年,吾入宫前,还蒙慈圣光献旨意,受过夫人的亲教呢!”
赵煦舔了舔嘴唇。
这就是赵煦所不知道的细节了。
这也就难怪上上辈子欧阳修的四个儿子,后来在元祐时代都相继得到了照顾、提拔。
尤其是长子欧阳发,直接赐进士出身。
如今看来,应该是向太后使力了。
这样想着,赵煦就道:“母后为何不早说?”
“若儿臣早知此事,定会替母后报答夫人一二……”
欧阳修是大宋文宗。
可惜,死的太早,这让赵煦一直很遗憾——为什么没有活到朕即位呢?
若欧阳修能撑到他即位,赵煦高低也得把他的羊毛薅光!
不过,没关系!
向太后这不是和薛氏有旧吗?
那,朕作为古往今来第一大孝子,为母亲报答旧年教导之恩,提拔提拔欧阳修的几个儿子,是不是合情合理?
然后,再借着这个理由,让欧阳修的儿子们,将乃父的遗稿、文集,送到宫里面来,是不是也很合理了?
再然后,以仰慕先朝名臣的名义,帮欧阳修大量出版文集,是不是依旧合理?
走到这一步,那欧阳修的思想如何解释,不就是赵煦说了算?
赵煦想到这里,便下定了决心:“天下应该没有人比朕更懂欧阳文忠公!”
哪怕是苏轼这个欧阳修生前、死后,天下公认的衣钵传人,也不能与他比!
向太后哪里知道赵煦心里面的小算盘,听着爱子这般亲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