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道真的一点希望都没有吗?”
……
生物作战试验。
连线的大屏中,显然,侦查中心的雷达大屏上,两个大队的无人机,如今仅有不到三架战机依然存活。
噗……、
信号又消失了一个,仅剩两架。
大量战机和导弹的损失,换来的,则是指挥中心屏幕上哪一串串量化的分析结果。
代价巨大,但是,成果却是喜人的。
“最小反应时间……。”
“最大功率输出……”
“平衡能力评分……”
“电磁动能炮评分……”
……
一项项数据显示,不断在进行的迭代和递归,如今的变化范围,越来越趋近于一条平稳的直线,也就是说,现在测量的模型设置,在越来越准确。
“程总,你的意见?”
温自强看着程翔问道,这也是他们生物作战实验室最大的存在意义所在。
尽可能的传递战场信息,给予战场实况的讲解,提出需求,配合程翔等生物专家,给出有建设性的方案和意见,甚至制造针对性的武器。
而且,此时,在全国范围内,可不仅仅只有生物作战实验室,还有更多种类型的实验室,也是在做着同样的事情。
随着战争武器愈加现代化,军事专家对于武器的解读能力,明显受到了专业限制,他们要做出最准确的指令和判断,就必须深刻挖掘出己方和敌方的武器性能和局限性。
而这,也是新型战争模式尝试的最基础意义所在。
无论能否达成最终那样一个完美预期的效果,但是,最基础的保障是有的,那就是,可以让指挥官对局势的判断以及战术的布置更加贴近实际。
“感觉还是不够。”程翔想了想,说出这么一个看法。
“不够?”
“对,不够。”程翔点头。
“我也这么认为。”温自强看着屏幕,眨眼间,又一台无人机的信号在屏幕上消失。“从作战领域来说,对方应付的太轻松了。”
“这些战机的战术行动,是由我们众多参谋,还有多个作战实验室共同制定而成,在中途,更是根据战况的实际变化,模型的演化,运进行针对性的细节调整。”
“收获有了,但是,同样,总感觉还没挖掘出这两台突击者的最后底线。”
程翔点头。
这是个事实,如果真的挖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