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仁上人继续解释道,“在释迦摩尼佛初转经轮、开说佛法的五百年当中,修行成就的人特别多,再后来修行成就的几率便慢慢减少,也是一样的道理。”
“当然了,初法加持也不意味着能鸡犬升天,必须如黑帽法王这般具有上上根器之人,才能有可能勇猛精进直指菩提。”
“像最初有幸听闻佛陀说法的人,是随佛陀出家的五名侍从。他们都于鹿野苑听闻了释迦摩尼佛弘法,但唯有憍陈如尊者得其中真谛,随后因初法加持之力,成为最早受法味而思惟四谛者,即身成就了阿罗汉果位。”
按照安仁上人的述释,便是初法加持力让他能于佛弟子中第一先悟,成为座下第一位证悟的声闻弟子,而他在佛陀灭度之后的生生世世,也会一直累积观智,只要再有佛陀出世,他仍旧会出家成为修行者,再次成就阿罗汉果位。
眼见安仁上人如此言之凿凿,江闻也找不到什么具体事例反驳质疑,一来是江闻对佛经的悟解本就是半桶水的程度,二来这位憍陈如尊者本就颇为神秘,他成为比丘后的事迹于佛经中记载不详,仅知他在教团中首证四果,最为长老,常穿一身黑僧衣居上座之位,常人从不见形貌。
“大师果然博学多闻,江某佩服。”
秉着打不过就加入的原则,江闻立马开始拍起马屁,换个角度打听问题。
“安仁大师,你为何会对妙宝法王的事情如此熟稔?按道理修行法门、伏藏之事,都应该是他们教派当中的不传之秘才对。”
闻言的安仁上人慨叹一声,缓缓闭上眼去,似乎想要放眼看向天末尽头,寻找到某个茕茕孑立的身影。
“当年徐弘祖施主以孤筇双屦,穷河沙,上昆仑,遍历西域,题名绝国,老僧也曾有幸于崇祯十三年,随徐施主出玉门关至昆仑山,穷星宿海,界于西番参拜前世妙宝法王,方才老僧述说的这些事情,自然也是由老法王亲口所述。”
江闻精神为之一振,不由得肃然起敬道,“安仁大师竟曾有此丰功伟绩!江某佩服万分!”
徐霞客至死不渝的万里遐征,本就是一件足以让所有人心驰神往的盛事,他靠着一人之力,让青史之间饱蘸血泪才铸就的所谓百年功名、千秋霸业,显得黯然失色了些许,光凭这一点,就足以自傲于后世子孙。
可安仁上人却陷入了持续的沉默,苍老的脸上似乎开始颤动,对江闻说了一句意义不明的话。
“阿弥陀佛,其实徐施主当初留下的遗憾,也并不比这些遐征伟绩要少……”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