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的蛋白分子。
这更好,都用不上朊病毒了,危险性已经不存在了。
到了这一步,剩下的操作就很简单了。
陆离在一个装满培养液的烧杯里,投入了数以亿万计的酵母蛋白和转录酶,然后将制备好的蛋白分子添加进去。
然后……酵母蛋白和转录酶自动融合。
不久之后,烧杯里结出了一层薄薄的蛋白质薄膜,看起来就跟鸡蛋壳里面那层薄膜似的。
取出这层薄膜,陆离把它放在一块玻片上,滴入培养液,加入核酸分子,再用电子显微镜观察。
在电子显微镜的屏幕上,陆离看到,核酸分子传播的生物电信号,传入由无数蛋白分子聚合成的基因芯片中,蛋白分子的“开关效应”激活,芯片开始运转。
下一个瞬间,芯片蛋白分子开始释放出DNA信息链。
至此,生物计算机构建成功。
蛋白分子组成芯片,核酸分子构成输入设备和数据线,DNA信息链就是存储设备,也就是内存和硬盘。
只不过……这里还存在一个问题。
那就是,如何从DNA信息链这个硬盘中读取数据,转换到显示器上。
这需要重新设计一个底层数据交互程序。
这个底层数据交互程序,也就是目前计算机领域中的前沿技术——基因算法。
以基因编码的方式,重新编写机器语言,这其实并不困难。
理论上,基因算法已经出现了,基因编码技术也已经出现了。
只不过……因为对基因的解读还没完成,这项基因编码技术自然也还不能投入实际应用。
对于陆离来说,理论上存在的东西,虚拟一下就行了。
“虚拟出一台解码器,集成基因编码数据库。”
念头一动,试验台上出现了一个类似于“光猫”的东西。
接下来就简单了。
陆离虚拟出各种组件,开始组装电脑。
跟正常的电脑结构差不多,只不过是把硅基芯片换成了基因芯片,再加上一个解码器链接输入和输出设备。
组装完毕,陆离打开程序界面,编写了一个计算圆周率的程序,开始运行。
一敲回车键,屏幕上的数据如同瀑布一般滚动,瞬间就计算到了亿万位。
“搞定!”
陆离满脸微笑。基因芯片,或者说生物计算机,宣告成功!
当然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