众人聚集在议事厅内,洪承畴听了刚才多尔衮的话,站在一边若有所思。多尔衮看了看洪承畴问道:“不知道洪先生有什么高见?”
洪承畴一愣,随即道:“皇上,奴才想的倒不是决战的事情,而是另一件事。”
“嗯?”多尔衮有些疑惑地看了他一眼,没明白洪承畴这是什么意思。洪承畴道:“恐怕这一点,阿昌阿将军应该有一些情报。”
阿昌阿当然也在场,现在阿昌阿可是多尔衮麾下的头号功臣,要不是阿昌阿的銮仪卫奇袭京师,夺下了城门,多尔衮的夺位行动不可能进行得如此顺利。所以多尔衮入城之后,将巩阿岱等人全部诛杀,并且将辅国公的头衔给了阿昌阿,也就是说,阿昌阿现在也是国公爷了。
并且显而易见的,只要大清国能统一华夏,阿昌阿未来还有更好的前途,毕竟他控制着清军的特务机关,相当于明朝东厂厂督和锦衣卫指挥使的结合体,要知道,这个位置可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啊。
见洪承畴点名,阿昌阿迅速在脑海中检索了一下自己掌握的情报,洪承畴这么说,肯定是跟情报方面有关。他一拍脑门道:“洪大人不会指的是暗中蠢蠢欲动的人吧。”
洪承畴道:“阿昌阿将军果然厉害,金声桓起兵,虽然是雷声大雨点小,但是这家伙带了一个很坏的头,要知道,我大清对于华夏大地的控制远没有想象中那么牢固。金声桓在江西起兵,那么其他地方的明朝降兵降将会不会也有其他的想法?另外还有一些未被我们彻底扫清的势力,是不是在暗地里蠢蠢欲动,皇上,这一点不可不防啊。”
多尔衮眉头一皱,洪承畴说的还真有道理,眼下,兴华军步步紧逼,清军和兴华军肯定还要大打出手。如果败了,恐怕就是万劫不复的境地。假如这个档口,其他地方也举起反清大旗,搞得烽火遍地的话,可就太被动了。
多尔衮看向阿昌阿道:“銮仪卫掌握了哪些情况?”
阿昌阿道:“大同总兵姜镶恐怕有些问题。”多尔衮一惊,姜镶此人他当然是知道的。他原先在明朝的时候,就是山西本地的将领,当年大顺军攻克太远之后,他主动派人联络,归降大顺政权。随即李自成败亡,姜镶又改弦更张,干脆剃发降清。说他是三姓家奴,都是抬举他了。
别说是高衡看不起这种人,从内心里,多尔衮也是看不上这种墙头草的。所以虽然清军入关之后继续委任他当大同总兵,但实际上跟金声桓类似,清廷也派出了巡抚、巡按等文官去牵制姜镶,不仅如此,因为这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