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涉谷面色阴沉,指了指沙盘上朔州的方向:“朔州也没咬死发现的人就是王舟,但假定是此人,那他人在朔州,一定是想寻机出关。魏国公,这事绝不能发生在大同府!”
徐达一双深邃的目光中涌动着杀气。
虽说洪洞县丞王舟是个不起眼的官员,归属布政使司管,他跑了布政使司派人去抓,他死了布政使司派人收尸,与大同行都司貌似没什么关系。
可一旦王舟在大同府境内出关,跑了,投降元廷了,那丢脸的可不只是山西布政使司,还包括大同行都司!
这里面隐藏着一个问题:
王舟一个罪犯潜逃可以顺利出关,换个思路,元军是不是也可以顺着王舟出关的路溜达到关内?
这就不是一个王舟投敌的事了,而是边防不到位、城关把控不严、武将玩忽职守、巡查不到位等等的事,一旦追究下来,行都司必然处在风口浪尖。
徐达抬手拍了下桌沿:“给边关一线传话,除了有许可之人外,不准放任何人出关!”
赵涉谷领命,离开不到一刻,都指挥同知孟尚便走了进来,对盯着沙盘的徐达道:“魏国公,你看看谁来了。”
徐达侧头看去,脸上的冰霜顿时消解。
徐允恭大踏步上前,肃然行礼,喊道:“儿允恭给父亲请安了。”
徐达的笑声传荡在房间之内,一把将徐允恭给拉了起来:“让我好好看看,经过了大远航,整个人看着确实精壮、沉稳了不少,这一趟航行,让你收获不小吧。”
徐允恭看着阔别多年的父亲,眼含泪光:“儿是收获了不少,可收获更多的,还是朝廷,是大明。”
徐达啧啧两声,朝着门口看去,对走过来的顾正臣笑道:“这话就透着一股子你的味道,看来大远航路上你并没疏忽了教导弟子。”
顾正臣上前,恭恭敬敬地行礼:“魏国公,别来无恙啊。”
徐达看着行礼的顾正臣,满脸笑意地围着顾正臣走了一圈,看向徐允恭:“有没有发现,你这先生晋升为国公之后变得不一样了?”
徐允恭见徐达高兴,言道:“孩儿倒还真没发现。”
徐达指了指顾正臣的腰杆:“这儿更硬了!”
顾正臣错愕。
徐达抬手又指了指自己的腰杆:“镇国公,有没有发现,我的腰杆也硬了!有了土豆,番薯,玉米,呵呵,咱大明人就没有穷饿之辈,日后征讨沙漠,非要将胡虏揍得他爹娘也不认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