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堂之上乱糟糟,群臣起而弹劾者众。
六部尚书,只有开济、薛祥没有出班,其他尚书唾沫都飞过了,主事、给事中、监察御史,那跟着凑热闹的更多。
这也不能完全怪官员,华夏大地之上,几千年来压根就不见亩产如此高的农作物,固有的认知是亩产一石到三石,少一点,是老天爷惩罚,多一点,是老天爷赏脸。
突然有人跳出来说,一亩地可以产出十石、二十石,官员能信吗?
但凡有点生活常识,基本认知,那就知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既然不可能,那就说明定远侯撒了谎,骗了皇帝,所以,为了皇帝不受蒙骗,群臣需要站出来……
官员这一套逻辑是对的。
别说官员了,就是汤和、李文忠等人,当时不也这样认为的。
说到底,这产量之高,突破了这些有识之士的认知。
朱元璋理解官员,也清楚官员说的并不是没道理,只是顾正臣敢说出来,敢做出来,还回来了,送来了幸不辱命的话,这说明他做到了,水师做到了!
在这种情况下,朝廷需要表态,哪怕是亩产多少的事还没有个定论,这个迎接的态度总需要给。
“够了!”
朱元璋抬手,压去了所有杂音。
袖子向一旁扫去,脚落台阶。
朱元璋面色威严,缓缓地说:“外界曾盛传马克思至宝,现在朕可以告诉你们了,真正的马克思至宝,就是顾正臣带领水师,经过数万里航行,拿到的高产农作物!”
“是不是高产,亩产到底是多少,等顾正臣抵京将东西拿出来,种到田地里去,半年之后便足见分晓!到时,若亩产当十石不足五石,亩产当二十石不足十石,朕取定远侯人头!”
“但在今时今日,朕没这个心思与你们计较!水师船队正浩浩荡荡朝着金陵而来,留给你们筹备礼仪与迎接的时日不多了!要论,要争,要弹劾,那也要等定远侯回来之后!”
“一应命令,各部当奉旨而动,谁出了问题,朕拿谁是问!李尚书,礼部有问题吗?”
李叔正脸色一白,手中笏板向下低去:“臣领旨!”
朱元璋侧身看向李文忠等人:“五军都督府呢?”
李文忠、邓愈等人走出:“臣等领旨!”
“太子!”
“父皇,儿臣领旨!”
朱标肃然应道。
朱元璋拂袖转身,登上御台:“诸位,定远侯带来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