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晨摸摸下巴看着冷封,正如齐院士所说,大脑是有代偿功能的,大脑具有神经可塑性,即神经元之间的连接和功能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根据环境和经验进行调整和改变。
在大脑受损后,未受损的神经元可以通过形成新的突触连接、改变自身的功能特性或调整神经通路来代偿受损区域的功能。
大脑的不同区域之间存在一定的功能冗余和协同作用。当某一脑区受损时,其他脑区可能会承担起原本由受损脑区负责的功能,通过重新分配和调整神经资源来实现代偿。
这在脑受损的人身上非常容易见到。
20世纪80年代,英国神经学家JOhn LOrder报道了一些除了脑脊液外大脑不剩10%的人过着正常生活的案例。
谢菲尔德大学的数学系有一位学生,智商一直很高,在历次考试中都是优秀,深得同学和老师的喜爱。
后来,在一次体格检查中,同校的JOhn LOrder教授在为他做CT扫描时,意外发现该同学实际上基本没有大脑。
通常,两个脑半球填充颅腔,脑组织大约4.5厘米厚。而这位同学只有不到1毫米厚的脑组织,也就是说,跟一根指头差不多厚。
剩下的空间全是水,跟之前狐狸的大脑一样,脑室全是空腔。
这是真正的,脑子里只有水,晃晃脑袋都能听到响。
教授陆续发现了一些类似的例子,这些人的大脑只有正常大脑的5%程度。他们中的许多人生活完全正常,还有了家庭以及拥有一份不错的工作,有些还是注册会计师。
有些几乎没有大脑的人智商达到了100(正常人水平)或更高。
一些因为脑血管疾病导致的大脑受损患者仍然可以通过康复训练来逐渐恢复一些功能,足以说明大脑的代偿是多么的强大。
但是,这种代偿是有极限的,他需要漫长的时间与不停的努力来刺激大脑进行代偿,像是深潜者这样在手术过程中一旦某区域功能丧失,就直接进行代偿的,根本没有。
“因此我们将深潜者大脑中的代偿现象称之为超代偿,我们判断,它们之所以有这个能力很有可能是因为它们是长生种,不然当它们的大脑细胞衰亡,抵达极限寿命的时候,它们的大脑会萎缩。”
许晨不明所以:“所以,我们解决了理智问题吗?”
齐院士摇摇头:“没有……我们发现切除记忆遗传体后,其大脑仍然在转化,它铭刻的只是记忆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