汤和说出这句话的时候,正是朱元璋和陈友谅、张士诚三人之间的角逐进入白热化的时候。
恰好常州这座重镇又在应天府的屋脊线上,朱元璋在得知了这句话以后大发雷霆,在开国封赏大典上,朱元璋没给汤和留下丝毫的颜面,当着诸将的面说:“在汤和率军征讨福建陈友定之时,不仅放走了敌人的余孽,让闽中八郡的敌军死灰复燃。还在回朝的途中,被秀山的山贼给偷袭了,为此还折损了两名指挥使,因为这个缘故,不会给他加封国公。”
如果当年不是有马皇后出面为汤和说情,搞不好他会跟刘伯温一样的待遇连个侯爵之位都捞不到。
就算是当众把汤和弄的颜面尽失,洪武帝朱元璋还觉得不够解气。
于是他故意在赐给汤和的世袭铁券上,把汤和酒后失言的话和历年来吃过的败仗都一股脑的刻了上去。
汤軏作为汤和的次子,每年回老家祭祖之时,看着那张供奉在老汤家祠堂正中央的丹书铁券。
别说是明眼人了,就是傻子都看得出来当今皇上的心思。
那张名为丹书铁券的“功劳簿”上专门刻着他父亲一生的败绩,说的好听点是敲打一下他们老汤家,说的不好听就是赤裸裸的羞辱他爹。
而且洪武十一年,他父亲汤和第二次受封的爵位是信国公。
要知道在大明朝开国之前,当今皇上还是韩林儿麾下的吴王之时,只封过吴王府的三位旧臣。
其中一位是吴王府的右相国李善长为宣国公、而另一位是平章政事常遇春为鄂国公。
然而还有一位正是左相国徐达被封为信国公。
开国之前,因为涉及到了这段曾经的黑历史,韩林儿封赏过的宣国公和鄂国公被当今皇上一概弃之不用了。
却偏偏挑了个信国公给他的父亲,目的就是要明明白白的告诉天下人,你汤和只是大明朝的一个贰臣。
而且这个封号还是徐大将军用剩下来的,自古以来,除了父子承袭,就没有同一个朝代有两个将军受封同一个封号的先例。
这不是赤裸裸的羞辱人还能是什么?因为这样,老汤家一直在老徐家的面前抬不起头来。
这件事对于汤和来说,虽然没有太在意。
可是不代表他的儿子们不介意。
所以汤軏今天腰杆子硬起来以后,碰见徐辉祖的第一件事是新仇旧恨一起算。
说实话,他惹不起当今皇上,惹不起徐大将军,但是跟他同辈的徐辉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