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不过,在其问世之时,附着其上的颜料一旦接触空气,几秒内便氧化褪色,便也就成为今天所看到的样子——涂料尚如此,更不要说常见的青铜器、玉器乃至其它的珍宝。
正因为这样,类似这样的帝王陵墓受到华国官方的严格保护,全是为了保护那其中珍贵的历史遗产。
华国现有的考古发掘,也不过是以保护性开发和抢救性开发为主(如意外发现古物坑、或是发现盗墓盗掘等行为后,对其中已经暴露的文物进行抢救)。法律条文上已经明确写了,至少百年内,相关帝王陵墓是绝对禁止开发的。
当然,灵气复苏之后,曾经不可逾越的规则也产生了些许动摇。
几个月之前,安城市文物局中还有人向官方提出报告,试图构建一个工程用大阵的模型,专用于各式考古现场。
那份草案的大致思路是,改进现有的封印阵法,在不妨碍内部人员作业的前提下下,做出一个以灵力为基的密闭结界,范围根据现场需要调整。
这样一来,专家便能在结界内部处理出土文物,而不必借助苛刻的真空仪器来创造条件,等于随地带了个考古实验室。
别说,那份草案在考古界还真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昆仑大学内也有对考古感兴趣的学生试图参加那个项目,只是最后因为可行性和经费限制,立项没能通过,便只能作罢。
结果天有不测风云,现在,由于安城的魍象之灾,人们的目光不得不再度回到了这帝王陵墓上。
在初步确定目标后,官方马上联络了陵墓所在地的丽山附近的观察站,连夜派遣监测人员过去。
结果显示,丽山附近的确出现了与城内魍象相似的灵力波动,这似乎已经印证了他们的猜想。
“其实,即使抛开这些,历史记载中的秦朝、或者说从各种出土文物中所见的秦朝,本身就有很多疑问。”
肖游宇捏着下巴:“之前中学组织参观兵马俑坑的时候,我就听导游介绍过,说秦朝置放兵马俑的坑道内,使用的全都是死土——就是被高温火焰烘烤加工、无法再生长新的草木植株的特殊土壤。”
“这本身没有什么,问题是…它使用的死土若是铺开,面积能达到数十平方公里,相当于一个奥门那么大。也就是说,为了置放这些陪葬品土俑,秦国烧了整整一个奥门大小的土出来!”
“而且,这还不算。即使抛开兵马俑本身的复杂工艺不谈,就光说那些放入坑中的陪葬品…当时俑坑出土的时候,还伴随有上万的秦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