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了营帐后,张须陀找到了元岩:“元长史,有一言,我且得与您说说。”
“将军请说。”
“元长史,蜀王殿下年岁渐长,已是当家做主之时,元长史与殿下交谈之时应更为恭敬才是,万事殿下才是做决定的人,而元长史不应只让殿下选择您的方案。”
元岩颇为不悦:“殿下尚且年幼,我为长史,自当多帮扶。”
说完一甩袖子就走了。
营帐内的杨秀,微露不满,看着留下的书信,喃喃自语:“确实是天赐良机,但是若全遵了元岩的方案,那么外人就都会说是元岩的功劳,他的威望更甚了。”
“他仍觉得我是那个十岁的孩童,万事都得他做主,虽然他是个很好的长史,但是此次决不能听他的方案而行事,这次我不但要打出赫赫军功,也得打些凶名出来,让所有人都知道我杨秀也不是好惹的。”
“人皆怕恶人,若魏武大帝,梦中睁眼能杀人,便无人敢在其睡觉的时候靠近其寝宫,人若只有贤明而无凶名,怕是难以服众,难以威吓他人,做不到父皇那样在朝堂上轻轻一咳嗽群臣噤声的样子。”
杨秀摩挲着自己的下巴,仔细的想着接下来的事情,想到了自己的二哥杨广。
“二哥,在的话会怎么做呢?”
“大哥经常说二哥善于装模作样,仔细一想好像也是的,按照二哥的性子一定是万分隆重的将太子诃迎入军中,然后假模假式的和人家攀谈一番,许诺给人家好处,然后将他们全部都收下,然后慢慢的和吐谷浑的人和谈,甚至又搞些邪门歪道,让吐谷浑的人粮价上涨等等。”
“他那一套我做不来,虚头巴脑的,学都学不来,对谁都一副假仁假义的模样,还是算了,不过这个太子诃倒是真的可以利用一番。”
杨秀这就计上心来。
……
洛阳城内今日微风起,杨广坐着船来到了洛阳城造船厂。
这几日来是杨广过的最安生的日子,一切风平浪静,南线的军报也是向好,自从南陈的纺织业溃败之后,现在南陈所有的纺织业从业人员都在吃老本。
普罗大众们能够拿到更便宜的货之后,根本没人管到底是谁生产的,现在便宜的布匹已经完全占据了南陈的市场。
杨广走入洛阳造船上,李宽跟在他的身后。
元孝矩落马之后,现在洛阳冢宰的职位暂时空缺,皇帝似乎也不急着安排人上去,因为洛阳的地位重要,甚至现在迁都洛阳的声音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