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运可是发展得非常迅速。”
旁边的人轻轻颔首,眼中闪烁着赞同的光芒,“确实如此。这船运的繁荣,不仅极大地推动了贸易的兴盛,更在寒冬之际,让南方的新鲜瓜果蔬菜得以毫无阻碍地抵达北方。虽然这其中的价格难免有所上涨,但皆在情理之中,人们尚可承受。”
“更重要的是,水运的便利使得许多地方的交通更为迅捷,就连来京城的行程也大为缩短,便捷了许多。”
听到这番话,一位坐在旁边,悠然品茶的人,眼神微动,轻声插话道,“然而,尽管通往京城的道路已变得更为通畅便捷,我却总觉得,这些年来,赴京赶考的士子,似乎少了很多呢?”
坐在他身旁的另一人,轻轻吹散了茶杯上袅袅升起的热气,慢条斯理地回应:“的确,很多士子还是为了春闱而来。毕竟,无论是想去国子监和各部开办的学府,还是入仕为官,都需经过春闱的考试。”
“但要说到这些年京城来京城考试的人数,其实并不少,但是很多人都是考这些学府了,去参加各部考试的人,好像并不多。”
有人微微蹙眉,陷入了沉思。他轻叹一声,“只是,细细想来,近年来经过层层选拔,升迁至京城的官员确实少了许多。因此,考试之后,总给人一种,感觉很多部门还是都很缺人吧!”
另一人接过话茬,声音中带着几分深思与感慨:“我觉得跟有没有殿试还是有关系的,会试固然能让人才名扬四海,但与那殿试相比,总觉得少了些什么。各地皆有选拔之试,何不就在当地选拔入仕,也省去了长途跋涉,赴京赶考的辛劳。”
话音刚落,人群中便有人眼前一亮,他急忙接口道:“您这一提,我倒是想起来了。如今的左相大人,不也是从地方历练数年,最终凭借春闱的出色表现,才得以在京城朝堂上崭露头角,稳扎稳打地走到今日的地位吗?”
此言一出,周围顿时响起一片惊讶的议论声。有人疑惑地出声:“左相?他不是前太师之孙吗?不应该直接参加春闱入仕,在下到地方历练吗?怎么先地方历练呢?”
另一人则微微颔首,接过话茬:“你说得没错,但他确实是先在地方历练了数年,这才回到京城参加春闱,一举夺魁,踏入仕途的。”
“不过,似乎这些身居高位的大人们,对于自家的子女有着超乎寻常的期望与严格。即便他们通过春闱入仕,也往往不会立即让他们身居高位。相反,他们更倾向于让子女们在地方上锤炼,体验民情,积累经验。”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