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烦、闷等多种情绪杂染纷呈,其他四种魔亦是如此,眼中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等,好像一瞬间,莫闲分成无数片,各自体会着一份,直至失去自我,成为魔之载体。
照见五蕴皆空,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莫闲一瞬间进入空明之中,五阴魔刹那间转魔为佛,纷纷涅槃而去。五阴魔一退,烦恼魔又至,七情六欲生贪爱,莫闲笑到:“些许魔难,怎么难倒我!”
神色一变,住于空性、无相、无愿,于一切法无所分别,不生不灭,不堕不起,不来不去不住,不染不净。心不参与,住在空与无相,烦恼魔消。
生死魔又至,生死魔在于我执,执着有我,不知生命本永远止境,莫闲虽知其道理,但并没有真的做到无我的境界,无我而有真我,道家与佛家在教义上分歧在于这一点,佛教徒往往说道家只止于“打破虚空”,而不能打破作为生死根源的俱生我执,不能断尽烦恼,超出三界,最高只能达到无色界定。
这是用佛家那一套来说道家,道家以道为本,打破玩空须悟空,因此说,道以无我而澈,佛以无住而生。道在于实践,而不在空想。
佛与道与此分开,虽然最终结果一样,佛教徒说道是外道,并说道家不究竟,而佛家是究竟法,实则在于自身看不透,如依佛教理论,不住于空,不住于无相,实质也是承认一个隐隐中的真宰,到达莫闲这个层次,世间的种种现象,甚至是智慧,都被他抛在身后,说实在话,他与人类实质上已经分开,属于高一层次的生命,虽然还在人间。
莫闲对待生死魔很简单,心不染着,平时修心境界体现出来,心不染着,魔无施展,生死魔退去。天魔又现,莫闲眼中的天魔实质上算不得天魔,天魔本是外在,欲界第六天的魔王及其眷属,众生之魔念只能感召一些微弱的投影,对于莫闲来说,见过真正天魔的面貌,此等天魔一现,手中诀立刻转为降魔诀,雷鼎之止,轰然勃发,再看时,外魔已随雷声而散。
魔消失,但真正的危险随之而来,那条长达千万里的魔龙一声长吟,眼中放出暗金色的光华,罩向莫闲,光其直径就有一二里,从天空罩落,莫闲好似一个小小的飞虫。
莫闲不等光到,身影消失,再次出现,已到左前方,暗金色光华落空,莫闲没有跟它斗,它的光华虽然利害,但莫闲并不怕它,光范围很大,既然照在莫闲的身上,估计也没事,毕竟莫闲的执中炼体术可以说是宇宙间物质的极限。
黑龙见莫闲逃了出去,伸出左爪,风云相伴,雷电相随,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