怕要魂飞魄散了都快。
这块布难道真的这么值钱。
好后悔没有保管好,放在自己怀里的时候被汗渍沾湿过了吧。
还有那个年轻人,他说的竟然是真的,这到底是什么人啊。
自己再没有见识也知道有一些字画是千金难求,可是那个年轻人随意写的一幅,竟然也有如此效果。
最后还是山长定夺,将这幅原迹作为书院震院之宝珍藏好,一代代的传下去。
书院掏了一百两出来。
老猎人很是诚惶诚恐。
“那么雁丘在哪?”山长又问他道。
“什么雁丘?”老猎人迷糊,难道说是那个年轻人的名字?
“就是汾水啊,那个人把大雁葬在哪里了?”山长问道。
老猎人连忙表示带他过去,自己也正要回家。
“我是不是许久没有带你们去采风春游了。”山长有些怀念啊。
今天就是被这诗勾起了兴致啊,不愧是千古绝篇。
可能再也见不到那对白玉璧人了,那就太过遗憾了。
这一路都兴高采烈,学生们相互讨论着。
最后还是有弟子让山长讲一讲这诗,其他学生也纷纷竖耳聆听着。
“此人才情举世无双啊,这等诗词百年不遇,可是莫忘了这凡世有文曲在世,作诗如有神助!”山长感叹着。“作诗必是神作。”
这位曾经是翰林士子,朝廷大学士,也是不由由衷钦佩。
“山长说的可是王川,可是众人皆知这位晋太子连同晋军正在魏国被我们撵着跑吧。”有学生不服气,说道。
“对啊,那位老伯也说了,是一对新婚夫妇吧。”另外的学生说道。“可是这位晋太子啊,尚未娶妻。”
这个岁数了还没娶妻其实也是有些不正常的。
这帮学生又在猜测讨论了一阵能够写出这等诗词的会是何人。
过了一阵,总算认真听着山长赏析了。
“此词乃新作啊,词人笔力之深令人钦佩,也许我们之中穷其一生都不会遇到一首自己的佳作了。可是有的人,光是凭这一作,单篇可倾压举世才子了。”在这样相同的时代,同一片天空下,有着这样的人物,让人欣喜又心酸啊。
也许他们一辈子都作不出流传千古的名作,但会有其他人作出来的,瑰丽如宝,耀目千古。
给后人留下珍贵的文化财富。
又会妒忌苦涩和不甘,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