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怀道也不勉强,直接问道:“本官准备在酉水上修建一座大桥,真符县还能雇佣多少青壮?”
“县城内青壮基本都去修路,需要的话只能去城外找人。”
“石头路不是已经铺到县城了吗?”秦怀道反问。
长孙美赶紧解释道:“大人,石头路是铺到县城,但下官不清楚接下来做什么,需要多少人手,所以不敢调动这些人,不过,城外还有许多村子,给工钱都愿意来,就是路途远了些。”
“不用城外村子招募,铺完石头后用不了太多人,从现有帮着修路的人里面抽调两百人出来,一百人帮忙拦截水流,另一百人去采集大石头。”秦怀道说着掏出修桥方桉递上去。
方桉上有手绘图,有备注说明,一目了然。
长孙美主持地方事宜多年,有修桥经验,一看就懂,啧啧称赞道:“大人,这座桥比两岸河堤高一米左右,形成长长的斜坡不影响大车经过,这么高,再大的洪水也不影响,而且足够宽,两辆马车并行毫无压力,不过,臣有一事不明?”
“说吧。”
“这上面提到的水泥是什么?”长孙美直言问道。
“一种材料,这个你不用管,本官会安排好,你要做的是征调城内铁匠,打造拇指粗,长十米的铁条,能否做到?”秦怀道反问道。
“可以,就是需要些时间,而且,这些铁条质量要求高不高?”
秦怀道见对方问道点子上,不像个书呆子,有些实干,来了兴趣,笑道:“铁料烧红后反复锻打,至少十炼以上,祛除其中杂质,再锻打成铁条,通透不需要太圆,有些不规则也没事,十炼不能少,越高越好。”
水泥砂浆里面放铁条,可以起到加固作用,十炼就是反复锻打十次,能一定程度祛除杂质,当然百炼成钢,更好,但耗费时间,加上需要的多,不可取,一座通行马车的桥梁而已,十炼够用。
想到煅烧需要极高温度,用木炭太费银子,秦怀道补充道:“长孙县令,你可以安排人去洋县找本官的人要焦炭,焦炭燃烧更久,温度更高,比木炭更适合煅烧,也能省些成本。”
“下官领命。”长孙美也没想到秦怀道对冶炼一道如此精通,赶紧记下。
“还有什么问题吗?”秦怀道追问。
“最难的就是水泥和铁条,听了大人交代,下官暂时没问题,这便安排人动工,大人还有什么要交代的?”长孙美说道。
“一定要按施工要点进行,河底淤泥一定要清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