笑。
确实,除了写过几个剧本外,这这四五年,方明华没有写过真正意义上的文学作品,上一次还是带有半自传体的《我的文学二十年》。
其实,除了方明华,陆遥、陈中时也鲜有作品问世,偶尔只写点短篇。
后来,有人问陈中时:“为什么写完《白鹿原》之后就再没写什么长篇问世?”
结果被陈中时怼道:“你懂个锤子!”
反倒是贾平娃,平均不到两年写一部长篇,中间还夹着散文和随笔,保持旺盛的创作精力。
是不是,自己也该写点什么了?
从厦门回来,方明华就琢磨这件事。
今天,他站在别墅三楼的天台边,看着远方的风景。
去年夏天,他告别了住了十多年的南坊巷,搬到这个叫曲江公馆别墅区。
别墅独门独院,前后都有个小花园,地上三层,还有地下室,整个环境虽然比不上在美国的那处庄园,但比南坊巷周围环境要好的多。
今天站在天台上,可以看到不远处曲江的游人,脚步欢快,每天都是这样的风景。
不过今天,他看到里面似乎有个不和谐的身影,一个身材佝偻老太婆,正在一个垃圾箱里面翻腾着什么。
很快就有两个保安模样男人过来,对着老太婆大声呵斥,老太婆赶紧提着自己的蛇皮口袋离开。
方明华依稀记得,八十年代初,这里是一个干枯的凹地,周围是种满麦子的田地,南边有一个小山丘,当时有很多拾荒者在这里刨垃圾换钱维持生计,那时候没人管。
方明华突然想起贾章柯不知道在他拍的哪部电影里曾经说过这么一句话:时代滚滚向前,不能因为整个国家都在跑步前进,就忽略那些被撞撞的人。”
要不,还是写小人物的故事吧,他们努力跟着时代奔跑,亦或者赶上,亦或摔倒。
但不能不应该被忽略和忘记。
方明华在脑海里迅速构思起来。
就从八十年代初期说起,这也是最熟悉的时代。
就写两个很普通的家庭,他们之间交往,两个家庭一男一女两个孩子青梅竹马的纯真友谊,但随着成长,他们不得不面对生活的离散。
背景就放在西京的纺织城,那里生活着成千上万的纺织工人,从八十年代的辉煌到九十年代的下岗、失业,一个本地做小买卖,一个南下谋生.两对家庭,两个孩子都各自经历着着快乐和磨难,记录这个时代。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