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它当做一首普通而正常的歌曲,也有很多观众对其报以了很高的评价。
毕竟在地球上,这首歌诞生的时候就是以一首普通的电视剧的主题曲,或是说流行歌曲的方式出现的,而非搞笑电影里的反差配乐。
前些日子,就连远在燕京悠闲度日的张宽厚老爷子,都专门打来了电话,夸奖江侃的这首《一剪梅》,颇有戏剧歌曲的神韵在里面。
网上的媒体也就这首歌发表了一些报道,看得出报道此文的小编也是颇有一些历史和文化功底的:
“近期颇为流行的一首歌曲《一剪梅》在国内获得了极为不俗的反响,最初这首歌是由观影《少年没烦恼》这部近年来少有的高质量喜剧片的观众们口口相传,逐渐地以其严肃而略带萧瑟的曲调与看似悲凉却又生机无限的歌词,与影片中极为搞笑的情节片段的反衬从而达到了极高的幽默诙谐的效果。”
“但各位观众是否又曾了解,《一剪梅》这首歌的名字,其实也是大有来头的。”
“早在上个世纪三十年代,“一剪梅”这个片名就曾经风靡过一次全国。”
“1931年,联夏影业公司就曾推出过朴万青导演执导的电影《一剪梅》,由金炎和元玲玉两位着名的表演艺术家来担任主演,这部长度达到120分钟的默片改编自莎士比亚的剧本《维罗纳两绅士》,讲述了两对情侣坎坷却又浪漫的爱情故事。”
“而事实上,‘一剪梅’的出处是一宋代词牌名。宋代时,人们习惯称一枝为一剪,‘一剪梅’又名‘一枝花’,相隔两地的人往往通过赠送对方一枝梅花来表达思念。”
“相关的记录中,例如《荆州记》记载:陆凯自江南,以梅花一枝寄长安与范晔,赠以诗曰:‘折梅逢驿使,寄与陇头人。江南无所有,聊赠一枝春’。”
“南宋诗人刘克庄亦有句云:‘轻烟小雪孤行路,折剩梅花寄一枝。’词牌‘一剪梅’,即是取此意而生。”
“哟?这个小编竟然这么有文化?”
江侃看着这篇文章,努力地回忆起自己脑海中的那些历史与文学知识,但却丝毫没有找到这些内容的相关印象。
只能说是现在的新闻媒体都太卷了,如此生僻与古老的记录都能找到并且发挥应用出来写成报道稿,让读者在享受知识过脑而不入的快感的同时获得极高的浏览量,堪称卷界楷模。
他感觉读出了一些兴致,继续饶有趣味地往下读了下去:
“‘一剪梅’以北宋词人周邦彦《一剪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