塘尚未引渠,池子里还是空荡干燥,要先把水车摆放好,再去折腾来来峰上头。
天气回暖正好动工,叶箐箐估摸了下时间,大约三月初九里山的田地便能开垦出来。这时节不早不晚的,耕种是赶不上的,山地贫瘠也难以种出东西。所以正好想想法子如何给田地‘补充营养’。
花田上早就建了茅厕,并且早早挖出一口井供大伙饮用,这口井以后主要用于给花田浇水。
深井不比河流,叶箐箐是无法用水草来改善它的水源的,所以她想出一个办法:在井底埋入一枚玉石。
空间里玉石不少,一个个莹润可爱,个头如同鹅卵石,她舍不得拿着它们去变卖,但用于改善水源却是非常值得的。
俗话说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口井虽不在益田村里,但是水质甘甜,一些村民会过来打水挑水,时日久了养成习惯,不也算间接造福了他们?
既然花田要动土了,盖在上头的木棚自然留不得,想推翻了整地,就要考虑好这群难民的住处问题,他们该搬迁了。
元宵佳节还没过去,李鱼生就被叶箐箐请来了,她想听听他的意见,应该在何处圈块地给难民居住?
“找个地方盖屋并不难,”李鱼生抬手摸了摸自己的小胡子,微微皱眉:“只是……来得及吗?”
现在才来盖屋子,少说也要个把月。在那群人搬走之前,木棚定然是不能推倒的,加上之后整地的时间,是否会耽误花种的栽培?
“没事的,晚些也不怕。”叶箐箐笑了笑,她准备第一批种孔雀草,从播种到开花仅需七十天,快得很,并且有两季花期,正好能赶上。
“那就在九里山好了,上面地势还算平坦,不时还有猎户活动呢。并且在山上耕种,住得近些也省去每日跑腿。”李鱼生早就把阿里山的地形摸透了,一边问道,“还是那种大通铺吗?”
叶箐箐点点头,伸手替他斟满茶,“咱们也不是开善堂的,顶多提供一个遮雨的瓦片,他们想要过好日子,还得靠自身努力。”
谁的钱财都不是大风刮来的,不劳而获绝非一个好习惯,还是倚靠自己的双手,踏踏实实的才好。
反正叶箐箐打定主意依旧设立木屋子,那些人爱住不住,她会把田地租给他们耕种,就看谁勤快些,有能力早点搬出去独立了。
李鱼生早在决定留下来一看究竟的时候,便做好什么都不去质疑的准备,问清楚了她的意思,匆匆出门办事去了。
新春未过,他本身还有不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