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建国一边听着一边点头,目前为止,杨东汇报的东西,都跟他派人实地打听的信息基本一致,没有什么夸张的地方,甚至有些环节还保守了。
“也就是说,庆和县2010年度,GDP比以往高了近乎两倍?达到了40亿以上?”
肖建国刻意问道。
“是的。”
杨东点头,这是自己引以为傲的成绩之一。
经过一年半,小两年的改变和发展,庆和县的GDP终于是发展了一个大台阶。
GDP高了,意味着就业岗位多了,就业岗位多了,意味着经济活力出现了,老百姓兜里有钱了。
经济问题,都是一环套一环的东西。
一个发展,相互之间都会产生作用。
如果没有产生作用,只能说明你的方向不对,以及你的衔接不对。
“不错啊,若是这样的话,庆和县今年就可以脱离贫困县了吧?”
肖建国想到了庆和县的贫困县帽子,忍不住笑着问道。
“其实,我不太希望庆和县脱困的帽子摘太早。”
然而杨东却是面色复杂的摇了摇头。
虽然这些话不太好,有些钻空子的嫌疑。
但基层,基本上都这么做。
有些时候始终处于贫困县内,始终戴着贫困县的帽子,并非是真的无法致富,而是当地政府想要贫困这个身份。
贫困县的各项政策以及补助,都比正常县要好啊。
不管是从市里,省里,乃至国家层面,都是如此。
只要你是贫困县,你的各项资金,各种项目,各样的政策,应有尽有。
因此有一些干部真的想靠穷吃穷。
杨东自然不会靠穷吃穷,但他也不希望庆和县摘帽子太早,因为有些政策的确是庆和县需要的,比如教育和医疗这两大块,贫困县和非贫困县的待遇都不一样。
“你这小子,倒是滑头。”
肖建国闻言,不禁指着杨东笑了。
他是个老狐狸了,怎么可能不明白杨东话里的意思?
不想让庆和县太早的脱离贫困县的帽子,无非是想利用这个身份搞扶持政策嘛。
基层都这么想,也都这么做,很正常。
肖建国根本不生气,见怪不怪了。
上面有上面的办法,下面自然有下面的招数了。
可GDP就摆在这里啊,庆和县的GDP数据足够亮眼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