剂的能量释放特性和氧化反应机理。”
听到这个要求,栗亚波的眼神中闪过一抹惊讶。
以他对自家老师的了解而言,这个“重新验证”指的绝不是简单按照论文内容重复一遍对方的实验内容。
而是要针对同样的研究对象,搞出点不一样的结果来。
“您的意思是说……他们的实验和表征有问题?”
作为其中一篇文章的审稿人,栗亚波非常自信地确定,其中的分析推导过程不会存在严重错误。
但审稿和编辑都不会负责对论文中的数据进行验证,所以如果出了岔子,那大概率是这方面的问题。
常浩南深吸一口气,在脑子里稍微组织了一下语言:
“数据有没有问题我不太确定,但他们对三组元AP/HTPB/Al推进剂热分解过程的机理研判,也就是整个分析过程和分解动力学计算的大前提和我的分子模拟结果对不太上……”
“啊?”
听到这个判断的栗亚波几乎是眼前一黑。
这相当于在做物理题的时候直接把第一个公式给套错了,那后面的过程再怎么准确,也只会偏的越来越远。
“可是他们最后计算出的动力学参数,是能和Kissinger方程还有Ozawa方程对上的?”
“这就不好说了……”
常浩南摇摇头:
“有可能是先有的结论再做的实验,所以对数据做过一些微调,也有可能就是单纯的瞎猫碰上死耗子了……你应该知道,这种研究主题,就算是随便套个理论模型做强行拟合,只要不是特别离谱,也能对上个八九不离十。”
“这……”
栗亚波已经是满脸绷不住的表情:
“可是MIT发的论文……不至于犯这么低级的错误吧?”
出于对论文见刊周期的要求以及同行之间的基本信任,除了数据真实性以外,像常浩南说的这种情况,审稿人也基本不会去考虑。
某种程度上算是傻逼克高手的一部分。
“这可不是什么低级错误……”
常浩南撇了撇嘴:
“这部分内容和宏观燃烧特性的关系不大,反而是和微观机理沾边……就算真有同行去做验证,只要不真正填到发动机里面去,得出来的结果也不会有明显差错,而哪怕万一有搞化学的人发现问题,他们也可以解释说这篇文章的重点在工程理论而不是纯理论……”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