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夜就走沔江去汴州!我现在回家,你们收拾完了赶紧回来!”
这些家奴都是在李家呆了少说十多年的,不能轻易放弃。
一时间太白楼内鸡飞狗跳,伙计们忙进忙出的收拾细软准备跑路,鞋底都快摩擦出火星了。
不用说,官船的渡口肯定被官府封锁了,去一个就会被抓一个。
不过好在荆襄支流众多,又不像是黄河那样很多河滩都是淤泥不能停船,所以随便在汉江边找个野渡就能上船。
李昭不做他想,拖家带口连夜收拾细软跑路,那些田宅也不要了,只当给天子李璬买棺材了。
赵赞收了李昭的钱,嘴里说的是给三日时间筹款,实则是暗示他们赶紧的跑路,朝廷已经在做秘密部署,三日之后才会动真格的。
至于赵赞为什么会这么“好说话”,其实原因很简单。
因为无论找这些富商敲骨吸髓,榨了多少钱,那都是朝廷的,跟赵赞一文钱的关系也没有。这种重大政治行动,皇帝的眼睛都快钻钱眼里了,任何官员从中捞钱,都等于找死。
但李昭给自己的汴州盐引,那都是硬通货。无论多少,每一文钱都是自己的。没有记录,没有手续,没有人证物证,揣怀里安全得很。
等风头过去,再找盐贩子换成可以使用的米粮绢帛,简直不要太美了。
至于朝廷,那关他赵赞啥事?
方清又没有大张旗鼓,说要把荆襄这边的官员全都杀光!
朝廷垮了就垮了,荆襄的兵马败了就败了,赵赞到时候把官袍一脱,再找一下过往在官场上的关系,未必不能翻身。
现在谁还会像颜真卿一样那么实诚,去给死心塌地的李氏卖命?
这天,在太白楼内发生的事情,同样也在江陵、邓县等荆襄大城内同时发生。衙门的皂吏,以及屯扎在当地的荆襄军都是倾巢出动,找本地大户家里要钱。
有人跟李昭一样心思活络,长袖善舞。也有人觉得朝廷不该这样,他们要上书天子,废除这样“无道”的政令。
一时间,荆襄各州州府市场停摆,百业萧条。商贾们能走的都在第一时间赶紧的跑路。工坊也不要了,里面的雇工也被遣散。
不过短短数日,荆襄各城就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开始混乱了起来。
……
“颜相公请留步!”
紫宸殿外,两个拿着长戟的禁卫,拦住匆匆而来的颜真卿,面无表情,只是双手紧握长戟不放。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