胧的灯光。
却是周府已出现在了眼前。
望了眼听到马蹄声迎出来的仆人和管家,周瑜眸子中亮光一闪,旋即略低下头,一跃下马的瞬间,已将方才的颓然和迷茫尽皆收敛不见。
再抬头时,脸上挂着的便只有自信从容,神采飞扬。
......
“少爷今天怎地回来的这么晚哩?”
踏过游廊时,一个婢女看到周瑜,连忙踏着小碎步迎上,以一种亲昵的语气略带埋怨道:“可吃过了?后厨还有些饭菜,要不要婢子去热热?”
“好啊。”
周瑜温和地笑了笑,也不见怪。
说起来他所出身的庐江周氏也算上江东的顶级世家了,高祖周荣在光武帝之孙章帝时代便做了尚书令,从祖周景和伯父周崇更是累官太尉,位列三公,至于周瑜的父亲周异,也做过洛阳令。
不过长于这样的朱门高院之中,周瑜却毫无一般官宦子弟的骄纵和跋扈,对待身边的仆婢之流也是十分随和,平易近人。
也是因为如此,其他仆人倒还好些,一些青春年少的婢女之流,在面对周瑜时便因恋慕之情,有时候便显得没规矩起来。
所以圣人说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近之则不逊,远之则怨,实乃至理名言。
“随意热两个菜就是了。”一边说着,周瑜一边将手上的一个食盒递了过去:“这是桐乡一个同僚送来的鲥鱼,拾弄一下,便可以了。”
顿了顿,又问道:“叔父可就寝了?”
“没有。”那个婢女回答道:“婢子刚才还看见书房那边亮着灯呢,想必老爷还在看书吧?”
“那正好。“周瑜闻言颔首道:“叔父最爱食鱼,等会且将饭菜送去书房,再冰壶酒来。”
“是。”
......
周瑜踱步穿过游廊,来到了一个宽阔的天井,前面的正厅一旁正是书房。
到了书房,推门而入,便见厅内布置典雅,色调相配,灯光柔和,予人宁谧恬适的感觉,一个中年人正负手站立窗漏一旁,沉默看着窗外的月色。
听到脚步声,那中年人扭头一看,见是周瑜,本是一脸肃然的脸上登时泛起笑意。
“吾家麒麟儿返巢矣。”
“叔父,今日有口福了。”周瑜端着碗盏走了上去,先不落座,而是持箸细细地挑开鱼肉中的小刺,再将碟挪至那中年面前,抬头灿然笑道:“咱庐江的鲥鱼鲜美着哩,这是同乡的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