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姒等女子上了看台,见场中两队人,分红黑两色,通过于禁介绍方知,红色的尽为民间少年,黑色的则由士卒组成。这么安排显然有政治的寓意在内,也是在响应王政的号召,一方面军民同乐,同时有利天军和徐州本地人之间的团结融合。
“比赛共分三场,上午两场,下午一场。结束后,有从军中精选的骑兵,给百姓表演马球、骑术。投壶那一块儿,则有箭术、射柳的表演。除了角抵、投壶、蹴鞠之外,还有围棋,将棋等活动,不过却是集中在南城那区。”
王政很满意,转望了一圈儿,除了去监斩的张昭外,此时唯有徐方没有露面,便问道:“阿方人呢?”
于禁和徐方本就私交甚笃,闻言笑道:“这小子性格沉稳,平日爱好下棋,估计是去了奕馆。”
王政点了点头,又问:“明天安排的什么节目?”
“奕馆改成斗鸡,蹴鞠改成马球,投壶改成角抵。”
马球,又称“击鞠”,指的是骑在马上,用马球杆击球入门的一种体育活动,始于汉代,在东汉后期便极为兴盛。
曹植《名都篇》中便有“连骑击鞠壤,巧捷惟万端”的诗句来描写当时人打马球的情形。
有马参与的活动,放在后世尚且是高级娱乐,何况如今的大汉,不仅只有官方能组织起来,寻常百姓只能做个可望不可及的看客,参与者几乎如非军中将官,便是世家子弟。
而且一般表现不俗的人,几乎都会获得青睐,授予官职。
这么做,是有一定道理的。
在高速中击球不仅需要技出众,更需要一定的胆勇,以及高明的骑术,无不一时之选,所以无论蹴鞠还是马球,在汉朝时都被列为“治国习武”之道,曾在军中广泛开展,更列入兵法。
《汉书》便有《蹴鞠二十五篇》,可见蹴鞠从诞生之初就与军队有密不可分的关系,选拨其中优异者从军,并不令人觉得奇怪。
这一次趁着岁旦举办,王政亦有意将其变为军中固定的娱乐项目,着眼点也在于此,可以寓教于乐,有助养成军中骁悍争先、好胜的尚武风气。
几人说过正事,开始看球。
结果出乎王政和于禁的意料,第一场黑队便输了。
不应该啊。
自觉失了面子的于禁脸色有点发黑:
“这群不争气的东西,丢了我的面子不说,还丢了咱天军的面子。”
偷偷看了眼旁边的王政,又龇牙咧嘴道:“这且也罢了,
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